您好,欢迎访威特教育集团!
栏目导航
学习自觉性学前培育系统

 学习自觉性学前培育系统

    幼小衔接是什么?顾宏翔教授表示:“如果说从小学开始相对漫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,那么幼小衔接就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所使用的工具的准备过程。我们研究发现,刚入学的孩子因为新鲜感还在,通常不会厌学。产生厌学情绪多数是在三年级,并呈早发趋势。”在这个过程中,逐步培养孩子的六个意识,家长会很省心,而学习自觉性学前培育系统就是培育孩子这样的意识:

第一,“学习是自己的事情”的意识。

    如果没有意识过渡准备,孩子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,更多的是应付和交差意识;而应付和交差多了,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越来越烦躁。所以,在步入小学前,让孩子逐步认知和拥有未来有自己的事情的自觉接受意识,不是给别人交差,而是做好自己的事情。

第二,交代意识。

    一旦孩子上了小学,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己的事情做完以后要给自己交代,比如,白天所学习的知识,晚上要做作业。如果缺失这方面的意识,未来每件事孩子都不习惯给自己交代。因此,家长应在孩子步入小学前,培养孩子每天能够自觉习惯性地给自己的事情一个交代。

第三,回报意识。

    因为孩子有了自己的事情,他(她)才能知道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。爸爸妈妈会把他们的事情会跟我说,我也得把自己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。孩子有自己的事情,并且愿意跟爸爸妈妈说,这就是交代回报。最简单的交代回报意识就是,“妈妈,今天我语文学了……数学学了……”,就如同妈妈跟孩子说:“宝宝,你的衣服妈妈洗好了。”如果孩子能够形成这种交代意识,在学习上就会喜欢与爸爸妈妈探讨学科知识以及各科作业,自觉地向父母交代自己的学习情况。

   第四,环境转换意识。

    对于孩子来说,幼儿园属于相对约束环境;而小学则是绝对约束环境。如果家长不能帮助孩子做好适应承受性准备,孩子一进入小学,就可能会觉得这个环境不舒服、很陌生,进而对教师、学校,甚至学习形成拒绝感,导致无法形成良好的专注力、耐心。

  第五,对别人负责意识。

    幼儿园阶段,通常是老师对孩子负责。上小学以后,老师教给了孩子知识,让孩子有了自己的事情,孩子就要给老师交代,对老师负责。比如,老师把知识交给我了,我就要用测验分数、作业的对错率等形式给老师交代

第六,学科逻辑意识。

    幼儿园里的学习被称为“捡拾教育”,即零星、不系统。步入小学之后,孩子就需要有语文和数学的学科逻辑思维。



ICP备案:冀ICP备14020674号 技术支持:实搜网络